兩岸當代藝術交流展
文/劉素玉
當代藝術是今日顯學,其意涵卻仍十分複雜、多樣和撲朔迷離,「當代」(contemporary)不只是歷史或藝術的一個時間定語,其價值取向與歷史分期也有密切關係,而多元、多向、多色人種,以及全球化的趨向,讓當代藝術多采多姿,但也因變化多端,包羅萬象,而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歸納起來,當代藝術是一個進行式,尤其兩岸的當代藝術,更是一個劇烈變動中的進行式。
1949年是台海兩岸歷史發展的分水嶺。台灣在歷經多次殖民統治、政權更迭的坎坷遭遇,以及以大量移民為主的人文下,孕育了文化與藝術多元發展的沃土。1949年渡海來台的大陸人士,帶著正統的中國國畫,高舉「去日本化」大旗,一舉深入台灣藝壇,不過日本殖民時期引進的印象派及印象派以降的現代藝術發展依然屹立不搖;此後,由於台灣戰後對西方世界的倚賴和熱情擁抱,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時尚、消費型態等,藝術思潮也如潮水般湧入;而自大陸流徙來台的藝術家中,曾經接受西方藝術洗禮者,如李仲生、席德進等,也推波助瀾,都成為推動台灣藝術現代化、多元化的重要力量。
八○年代台灣政治解嚴,社會風氣更加自由開放,九○年代伴隨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經濟爆發性成長,民間充滿一股空前生猛的活力,全球化的浪潮與台灣積極尋求與國際接軌的期望更不謀而合,台灣在最短的時間歷經巨大的政經、社會與消費結構的變革,當代藝術就在這變革之下順水推舟,應運而生。
中國當代藝術的起步比台灣晚了許多,但卻充滿戲劇性變化,步伐更為凌亂,力道更為強烈,與一水之隔、同文同種的台灣涇渭分明,尤其是初期的發展。中國當代藝術的發軔點十分明確,而且與世界大事變遷──蘇聯解體、柏林圍牆倒塌、東西方冷戰結束不約而同,這就是1989年,更精準的說,就是1989年2月5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的《中國現代藝術展》(China/Arant-Garde),將近有300件作品參展,包括繪畫、雕塑、行為、裝置等,大都極富實驗性、挑戰性、前衛性,吸引成千上萬的群眾觀賞,也激起許多議題,中間還遭到兩次停展的命運;這個展覽可以視為1985年狂飆的新潮美術運動的總結,也是新潮美術在此階段的最後高潮。
85美術新潮是延續1979年星星美展之後的一個全面性爆發,青年藝術家厭倦當時流行的陳舊寫實路線,也不滿官僚的美展機制,因而紛紛成立畫會,組織群體展覽,從大城市的北京、上海、深圳,一直到邊陲的雲南、山西、湖南等,幾乎在全國遍地開花。這是一場自發性的「青年美術運動」,各種展覽、宣言、論述蜂擁而起,在與傳統美術和學院美術的對抗,以及政治意識形態的排斥下,形成自己的格局,在世界美術史上絕無僅有,也與台灣美術發展大異其趣。
1985至89年的4、5年間的美術新潮,激發中國藝術在樣式和觀念上更多元、雜沓,《中國現代藝術展》即是此現象的集中展示。展覽結束後,許多藝術家繼續沿著新潮美術的趨勢創作,他們無庸置疑地成為新世紀以來的當代藝術先鋒,當全球化的浪潮席捲中國時,也成為首批躍進國際舞台的藝術明星,當中國經濟急速起飛時,他們又從國外紅回國內,聲譽竄起的速度史無前例。
中國當代藝術從上個世紀末至今短短十餘年,如猛虎出閘,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連原本走在前端的台灣都難以望其項背。但是台灣社會、人文先天多元開放的優勢為當代藝術發展提供充足養分,而自七○年代興起的藝術欣賞與收藏風氣,更提供當代藝術家一個安穩的發展空間。品味多元、心胸開放的台灣收藏界一直是中國藝術市場的一大支柱,這從台灣開放到大陸旅遊探親的八○年代初期即已開始,當時在中國毫無市場可言的藝術品,甚至是罕見的當代藝術作品,就已經悄悄跟隨台商的行囊一批批流入台灣。
其實兩岸的藝術交流,不論是交易還是展覽,向來並不對等。台灣一個小小彈丸之地,收藏中國藝術品的數量卻頗為驚人;中國社會富起來之後,收藏家的眼光仍然局限在國內,台灣藝術要打入中國難如上青天;至於展覽交流也是「來而不往」,大陸藝術來台灣展覽的數量遠遠超過台灣去大陸。為爭取在中國的能見度與接納度,台灣藝術家紛紛主動出擊,例如本展覽《匯聚》的黃銘哲去了北京,鄭在東則去了上海,他們堪稱台灣藝術家進軍中國的典範,北京與上海是中國當代藝術的兵家必爭之地,即便是內地藝術家都難以立足,更何況是遠涉重洋的台灣人。黃銘哲與鄭在東既具有台灣當代藝術家的共通特點,又保有個人獨特面貌。台灣當代藝術盛行個人主義,對於社會環境變遷敏感,對於政治則冷感,如黃銘哲著重內心現狀的捕捉,鄭在東作品具有濃厚的自傳及遊歷式色彩。「人本」、「人文」向來是台灣藝術家偏愛的主題,早期創作以強烈反諷社會亂相為主的侯俊明,近年來也逐漸偏向自我內在的探索,例如這次參展的<侯氏八傳>,就是以圖文參照的方式呈現生命中的幾個重要階段。林磐聳與林萬士都是從描繪自身成長的家園鄉土、自然景觀出發,再回溯自我生命歷程與內在生命價值的沈思,終究不脫人本關懷與人文省思。
藝術源自生活,台灣當代藝術家在開放多元的社會環境下,擁有從容的表現空間來呈現藝術觀點;中國當代藝術則在政治掛帥的氛圍下,創作不免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例如余友涵、劉大鴻都被貼上「政治波普」的標籤,但他們個人卻未必認同,近年來余友涵專心創作他自八○年代起即開始探索的抽象藝術;劉大鴻善用傳統、民俗繪畫元素,廣泛使用象徵、寓意的特點,達到藉古諷今的創作意圖,使他在政治波普畫家中榮獲「改革畫家」的桂冠。一直堅持抽象藝術創作的吳軍,和具有鮮明表現主義特色的儲悠也,在中國當代藝術家中可算是異數,這可歸結於他們成長於上海這個繁華的通商大埠,吸收西方藝術思潮的時間較早,管道也更為暢通,在創作表達上也更為自由自在。
兩岸當代藝術的發展自1949年以來各異其趣,這是歷史分歧發展的必然,但在交流日益密切的今日,交互影響、相互激盪的現象是可以預期的。《匯聚》聚集了兩岸傑出而又別具一格的當代藝術家,在兩岸四地巡迴展出,展期超過半年,其聚合效應將會在日後持續發酵,對於劇烈變動的進行式的當代藝術能也有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