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松的《冰樹銀枝》傳達的是堅毅。
文/張敬亭(中文翻譯/劉素玉)
以冰冷的山峰為背景,簇簇叢叢的白雪覆蓋的樹枝在這幅畫中佔據主導地位。儘管冬雪重重,樹枝依然挺立,直衝雲霄,耐心等待春天的到來。冬景中堅忍不拔的比喻是傳統繪畫中的一個普遍主題,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960 – 1127 年),當時不朽的風景作為一種獨特的流派出現。隨著流派的發展,自然景觀變得等同於文人階級所堅持的性格特徵和理想,如國立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雪山蕭寺圖》和天津博物館的《雪景寒林圖》兩件范寬巨碑式山水作品。對劉國松而言,堅韌是藝術家本人所秉持的品質。
1950年代劉國松學藝期間,現代藝術概念被台灣傳統水墨菁英拒於門外,溥心畬、黃君璧等傳統派則稱霸學術界。面對師範大學美術系保守派的批評,1956年畢業後,劉國松創立了一個名為「五月畫會」的獨立藝術團體,致力於推廣現代藝術。畫會的成功為劉國松的藝術帶來了國際關注,1966 年,劉國松獲得了洛克菲勒三世基金會的資助,他的藝術生涯得以在美國擴展。劉國松在海外的成功促使他的藝術在台灣被重新評估,並於1968年被評為「台灣十大傑出青年」之一。
時至今日,劉國松已然是歐美、台灣和中國大陸公認的傑出藝術家和台灣現代藝術的先驅,在水墨從傳統根源發展到現代藝術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人們常常忘記的是劉國松在創作早期所面臨的拒絕和艱辛。如果沒有毅力和關鍵突破,劉國松的藝術方向可能會大不相同。如果他遵循那個時代的傳統,就像冬天大雪的重壓下樹枝倒塌一樣,劉國松的藝術將永遠不會呈現出今天所熟知的獨特而現代的面貌。
相關評論
小雪
賞析
現代水墨傳教士的聖經(二)
這件作品呈現了劉國松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體現了陰陽合一為萬物生命來源的哲學。陰與陽,不是兩個對比的力量,而是一體的兩元素,彼此之間的互動,創造了宇宙萬物。
劉國松 小雪 1963 © 劉國松文獻庫
壓眉
賞析
現代水墨傳教士的聖經(二)
這是劉國松創作生涯中罕見的蘊藏個人生命故事的一件作品,靈感來自於其夫人黎模華的眉毛,當年他們談戀愛時,他最先注意及被吸引的就是她充滿個性的兩道濃眉。
劉國松 壓眉 1964 © 劉國松文獻庫
吹皺的山光
賞析
現代水墨傳教士的聖經(二)
1977年之後,劉國松以近十年的時間,致力於水拓技法的創作。鑽研水拓技法,正呼應了劉國松「革筆的命」的主張,拋棄對筆的依賴,一樣也能製作出好畫,而《吹皺的山光》正是水拓技法嫻熟時期的神來之作。
劉國松與吹皺的山光,1985。圖:劉國松提供 © 劉國松文獻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