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荷

文/劉素玉

陳珮怡所繪《弄荷》是一件極具功底,穿越古今之作。左側的瓶花巧用清郎世寧1723年所繪《聚瑞圖》局部,加以變化,如稻穗方向、花瓶,以及添加貓咪、織物等。

聚瑞即祥瑞聚集之意,並蒂蓮蓬、荷葉田田、荷花嫣然,間有嘉禾,以示豐年。郎世寧為義大利耶穌會修士,始為教堂畫壁畫,1715年來中國,因清廷禁教而未能傳教而成為宮廷畫家,歷經康雍乾三朝。其宮廷畫作品融合中西繪畫藝術,不但表現出西方繪畫中的寫實、立體、注重線條和結構等特點,也表現出中國傳統繪畫的傳神與韻味,融合中西方繪畫技法於一體。

陳珮怡得自友人處的青瓷象耳瓶,瓶身上方為竹節型,間飾以花菱與饕餮紋,雙耳飾以大象長鼻,賦予「太平(瓶)有象」之意。與「聚瑞」呼應,太平且有祥瑞。畫家以此青瓷象耳瓶取代郎世寧原作之汝窯,顯示其創新突破之企圖,以及珍惜友人贈瓶之心意。象耳青瓷瓶描繪極為精細,青瓷的色澤溫潤,連明暗都面面顧及,瓶身上的花菱與饕餮紋更是一一描繪,墊在花瓶下的織物也是一絕,菱形花紋與花瓶相呼應,用了紅、綠、藍、黃四色,配置得當,顏料層層堆疊,細看彷如淺浮雕,具有層次感。

貓咪一向是陳珮怡作品的畫龍點睛之物,描繪貓味的姿態、毛色、神情⋯,俱皆栩栩如生,自不待言;而在此畫中,更具有兩大功能,一使靜物瓶花變得活潑生動,二使構圖變得險奇有趣。此畫名為《弄荷》,「弄」之一字意味深長,此畫有靜有動,更顯得生趣盎然。這隻仰伸懶腰的貓兒,瞪大眼睛好奇仰望瓶花,不知會不會將嘉禾誤認為逗貓棒?不免令人擔心,然而這實是生動作品的一大要素,吸引觀者進入畫中情境了。

郎世寧 聚瑞圖 清雍正元年 (1723) 設色絹本 立軸 173 x 86.1 cm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CC0 1.0 通用
陳珮怡 弄荷 2022 礦物顏料、染料、金泥 高知麻紙 70 x 22.5 cm © 陳珮怡
相關評論

陳珮怡與膠彩畫

評論
台灣膠彩畫簡史
「膠彩」一詞出現於日本明治時期,當時社會面臨西化的諸多挑戰,導致民族主義情緒高漲。這一流派成為日本本土的現代繪畫,為了抵抗西方帝國主義威脅下的西洋繪畫。一些日本菁英甚至將西方藝術視為帝國主義威脅的副產品。膠彩畫隨日本帝國擴張帶入台灣,至今盛行。膠彩畫正式在台灣教授並選派台灣畫家赴日進修。
陳珮怡 獻鯉 (局部) 2022 © 陳珮怡

新綠

賞析
雨打芭蕉具有豐美的文化意象,「深院鎖黃昏,陣陣芭蕉雨」像歐陽修這樣的詩句不一而足,有景象,有聲音,還有一種寂寥之情;芭蕉雨聲也是舞文弄墨佳題,明沈周《聽蕉記》:「蕉,靜也;雨,動也。動靜戛摩而成聲,聲與耳又能相入也。」
陳珮怡《新綠》中,芭蕉葉由畫上方向左下伸展,構圖不落俗套,兩葉色澤深淺不一、形狀略異,綠色較深、葉片有裂的老葉在前,襯托出其後鮮嫩而完整新葉,兩葉互相對照,展現植物生長循環,畫名「新綠」即意味生生不息。
陳珮怡 新綠 (局部) 2022 © 陳珮怡